德乙最新积分榜2024/蒙扎足球俱乐部/nba无插件直播在线观看/实况足球官方 - 纽卡斯尔联vs热刺

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水處理干貨梳理

2020/5/31 20:29:28

5月22日(星期五)上午9時,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。會上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 

    關于水處理方面,報告作了哪些總結和部署?近五年的報告中水處理部分又有哪些內容?北極星水處理網特為大家整理如下: 

    2020政府工作報告 

    回顧2019年,政府工作報告指出: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。污染防治持續推進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生態環境總體改善。 

    對2020年的工作部署,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水處理方面有這些提法: 

   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努力完成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任務。 

    要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。 

    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。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。 

    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。突出依法、科學治污。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。加強污水、垃圾處置設施建設。加快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。壯大節能環保產業。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。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,促進生態文明建設。 

    2019政府工作報告 

    回顧2018年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污染防治得到加強,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繼續下降,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。 

    全面開展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優化能源和運輸結構。穩妥推進北方地區“煤改氣”“煤改電”。全面建立河長制、湖長制。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雙下降。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執法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 

    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明顯進展,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格局不斷鞏固。 

    對2019年的工作部署,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水處理方面有這些提法: 

    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%左右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。 

    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,統籌兼顧、標本兼治,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 

    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,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,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。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。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。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。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推進“廁所革命”、垃圾污水治理,建設美麗鄉村。 

    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大力推動綠色發展。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,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。要改革完善相關制度,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。 

    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上中下游協同,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,打造高質量發展經濟帶。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。加快補齊革命老區、民族地區、邊疆地區、貧困地區發展短板。大力發展藍色經濟,保護海洋環境,建設海洋強國。 

    持續推進污染防治。強化水、土壤污染防治,今年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%。加快治理黑臭水體,防治農業面源污染,推進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綜合整治。加強污染防治重大科技攻關。企業作為污染防治主體,必須依法履行環保責任。改革創新環境治理方式,對企業既依法依規監管,又重視合理訴求、加強幫扶指導,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,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、一關了之。企業有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,污染防治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效。 

    壯大綠色環保產業。加大城市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。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,健全排污權交易制度,加快發展綠色金融,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干企業,提升綠色發展能力。 

    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。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,持續抓好國土綠化,加強荒漠化、石漠化、水土流失治理。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。繼續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。深化國家公園體制改革。健全生態補償機制。綠色發展人人有責,貴在行動、成在堅持。我們要共同努力,讓人民群眾享有美麗宜居環境。 

    2018政府工作報告 

    回顧過去五年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五年來,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。制定實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個“十條”并取得扎實成效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、水耗均下降20%以上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,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,森林面積增加1.63億畝,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,綠色發展呈現可喜局面。 

    五年來,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,水處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 

    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以堅定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。加強重點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,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。推進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,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濕,加強荒漠化、石漠化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。開展中央環保督察,嚴肅查處違法案件。 

    對2018年的工作部署,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水處理方面有這些提法: 

    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。深入推進水、土壤污染防治,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%。實施重點流域和海域綜合治理,全面整治黑臭水體。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,完善收費政策。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,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,完成造林1億畝以上,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增加到3000萬畝,擴大濕地保護和恢復范圍,深化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。嚴控填海造地。嚴格環境執法。我們要攜手行動,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清的美麗中國。 

    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。改善供水、供電、信息等基礎設施,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。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,推進“廁所革命”。促進農村移風易俗。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。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,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。 

    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。 

    2017政府工作報告 

    回顧2016年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大力深化改革開放,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。
    
    制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,開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、耕地輪作休耕改革等試點,全面推行河長制,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。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力。 

    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。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,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。強化大氣污染治理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.6%和4%,74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(PM2.5)年均濃度下降9.1%。優化能源結構,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.7個百分點,煤炭消費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。推進水污染防治,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。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,嚴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,推動了環保工作深入開展。 

    對2017年的工作部署,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水處理方面有這些提法: 

    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。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,建立資源環境監測預警機制,開展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,出臺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,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。 

    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。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供水保證率。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建設既有現代文明、又具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。 

    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。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,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,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。必須科學施策、標本兼治、鐵腕治理,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。 

    強化水、土壤污染防治。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%。抓好重點流域、區域、海域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。開展土壤污染詳查,分類制定實施治理措施。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,倡導綠色生活方式,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。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,發展綠色再制造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,使環境改善與經濟發展實現雙贏。 

    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。抓緊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啟動森林質量提升、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、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,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,加強荒漠化、石漠化治理,積累更多生態財富,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。 

    2016政府工作報告 

    回顧2015年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狠抓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,各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。公布自主減排行動目標,推動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取得積極成果。 

    在談到“十三五”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時,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,加快改善生態環境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、在保護中發展,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。深入實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劃定生態空間保護紅線,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,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。今后五年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、能耗、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%、15%、18%,森林覆蓋率達到23.04%,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。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,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%。我們要持之以恒,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清的美麗中國。 

    對2016年的工作部署,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水處理方面有這些提法: 

    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。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、前瞻性、權威性、公開性,促進“多規合一”。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。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,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,加快標準化建設,提高建筑技術水平和工程質量。推進城市管理體制創新,打造智慧城市,完善公共交通網絡,治理交通擁堵等突出問題,改善人居環境,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、更省心、更舒心。 

    改善農村公共設施和服務。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。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建設美麗宜居鄉村。 

    加大環境治理力度,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。治理污染、保護環境,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,必須強力推進,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。 

    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。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%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%,重點地區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繼續下降。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,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。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,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。強化環境保護督察,做到獎懲分明。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必須嚴格執行,對超排偷排者必須依法嚴厲打擊,對姑息縱容者必須依法嚴肅追究。 

    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。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。完善扶持政策,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,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,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,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。開展全民節能、節水行動,推進垃圾分類處理,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,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。 

    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。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。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,實行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。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,實施濕地等生態保護與恢復工程,繼續治理荒漠化、石漠化和水土流失。保護環境,人人有責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自覺行動起來,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。

產品推薦更多
氨氮去除劑
污水除磷劑
滾筒式聚合氯化鋁
陰離子聚丙烯酰胺
脫色劑